一提到商品溯源,人们通常会联想到安全二字。的确,正是由于产品造假问题层出不穷,才导致了“防伪溯源”成为一个热门概念。为了应对五花八门的假冒伪劣商品,人们不得不采用各种防伪技术。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防伪手段也在不断被破解和仿冒。
那么目前市面上有哪些防伪溯源的方式呢?他们各有什么利弊?
镭射防伪
镭射防伪技术包括激光全息图像防伪、加密激光全息图象防伪和激光光刻防伪技术三方面。激光全息技术是继激光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照相技术。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升级为第四代激光全息防伪技术,具有制作工艺复杂、拍摄对象无限制等特点,但其在应用中存在较大缺点 即非专业人员无法识别。
电码防伪
其原理为为每一件入网的标识设置一个唯一的密码,并把这一密码储存在中心数据库中,同时建立起可靠全国各地查询电话查询系统。消费者购买到贴有电码防伪标识的商品,只需拨打电话或短信、网络等方式,输入商品上的密码,即可知道产品的真伪。
其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电码防伪采用静态验证码,很 容易被复制,而且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会去验证自己买的商品是真是假,事实上大多数的电码在商品被购买后是没有被查询的,造假者只需要回收旧标或者直接购进真货复制标签后再退回真货,那么假货将被系统判断为真货,而真货却变成了假货,造价成本非常低。手工输入验证码的查询方式 操作麻烦,也会影响消费者的体验。
二维码防伪
通过二维码防伪系统可对应产品一一生成加密的二维码产品信息,将二维码印刷或标贴于产品包装上,用户只需通过指定的二维码防伪系统或手机软件进行解码检验,既可获知该产品的一连串的正品安全信息。由于成本低、技术难度小,目前商品溯源系统大多是以二维码为核心的。本质上讲,二维码防伪只是将传统的电码转换成了复制难度稍大的二维码,却 依然没有解决上述的几个造假问题,造假者依然可以通过收集真标等方式造假。因此其优势只是 操作相对简化,造假成本稍高。
RFID防伪
通过专用设备或手机读取RFID标签里的信息来进行防伪验证,与上述几种防伪方式相比,RFID这类射频防伪最重要的优点是 验证方便,验证速度快,但是需要安装专用的APP。
没个芯片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UID,造假者无法获得对应UID的芯片,因此无法造假。但是随着技术发展,一些小公司开始制造可以改写UID的芯片,为造假者提供了后门。所以 普通的RFID防伪依然存在被造假的可能。
NFC防伪
通过手机读取NFC标签进行防伪验证,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以上海飞聚微电子有限公司的F8216SC为代表的第二代NFC防伪技术,与第一代采用芯片UID作为静态验证码不同的是,其使用 动态验证码作为检验标准。其具有以下特点:
1. 使用了专用的易碎标签,粘贴在商品包装封口等地方后便无法撕下,一撕即毁。128 位秘钥位于芯片隐藏扇区,还具有96位真随机数签名映射功能,密钥暴力攻击失效次数设置功能。验证时芯片会通过3DES算法自动产生动态认证码,动态认证码作为 URL 参数发送到手机浏览器, 30秒有效无法伪造。因此广泛被应用在商品防伪、身份认证等领域
2. 无需安装APP,消费者只需识别官方认证网址即可确认结果。
3. 可集成开封检测、广告、电商、积分、营销、社交等功能。
目前NFC防伪技术已经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
国际汽车联合会(FIA)组织使用NFC技术来对车手的赛车服进行防伪验证,并进行相关的数据管理,例如制造商、分销商等信息,在比赛中如果出现事故,急救人员也可以通过读取NFC标签来了解车手的血型、过敏史等医疗信息。
法国人头马和中国茅台均在酒瓶瓶身上应用了NFC防伪技术,具有真伪鉴别、开瓶检测以及消费者互动等功能。消费者通过手机下载并开启人头马智能验证APP后,只需用手机靠近酒瓶的顶部,就可得知其是否为正品,是否从未被开启,或是否经过重新密封。同时,当消费者打开酒瓶后,其独立的NFC标签就会发出信号,告知消费者该酒瓶已由“密封”状态变为“开封” 状态。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领域内唯一签约合作电商“e飞蚁”针对艺术品电商鱼龙混杂的现象,在其防伪溯源平台“诚品宝”中使用了NFC315防伪系统,将专用的防伪标签与非遗商品相对应,成为每件非遗作品的唯一可查身份证,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保证。
目前,消费者通过手机查询防伪主要方式依然是二维码,但因其容易造假,可隐藏恶意代码、钓鱼网址等因素,不如NFC标签靠谱。
NFC防伪的应用还赋予了产品更多的想象力。比如流量入口,社交互动,无人零售等。在消费者验证真伪的同时向其展示商品的电商链接或自媒体平台,促进商品的二次购买和信息传播。